admin 發表於 2021-1-16 16:29:20

台灣共產党,“两岸历史中的失踪者”

台灣作家蓝博洲,从27岁那年起,起头接触到那段尘封于地下的台共党人汗青。

1993年12月,六年寻访后,33岁的蓝博洲终究在台灣嘉义一处县道公路旁,找到了那座被荒草與時候掩藏的矮小宅兆。此墓建于1968年,葬着一家三口,碑文显示:“张公梗、季氏沄佳耦附男杨扬。”

3个月后,蓝博洲用一本书来先容这三个名字:原名张梗的张志忠是中共在抗战后派往台灣组建中共台灣工委果四名党員之一,曾核准昔時的李登辉入党,44岁時被國民党當局枪决;身世南通富户而投靠革命的季沄,29岁時殒身台灣,骸骨至今下降不明;而他们的兒子杨扬,3岁后没见過怙恃,21岁時被發明自尽于台北一家小旅店。“没有人會想到,这座平常的宅兆居然安葬着一段鲜為人知的传奇而悲壮的台灣近现代史,和被暗中的汗青侵夺的一家三口的惨剧吧。”在《台共党人的悲歌》的末端,在全书寄托档案、文献、口述、回想录的比照显现以外,蓝博洲终究感伤了一句。

初稿完成后的快要20年的時候里,跟着新质料的表露、新确當事人采访,和作者對“二二八”事務、“一九五〇年月白色可怕”查询拜访的深刻,《台共党人的悲歌》先后修订、补充了6稿。2012年在台灣出书,本年7月大陆版面世。“若是没有作者长达十多年的查询拜访、寻访和钻研,除留在白色可怕時代的官方档案中的名字,他们或将永久沉没于暗中當中。”清华大學传授汪晖在叙言中写道。

1987年头,蓝博洲起头為这些名字正名時,台灣还没有解禁,在《台共党人的悲歌》初稿中,他以鲁迅《為了忘怀的怀念》中的句子表达等待:“未来总會有记起他们,再说他们的時辰的。”而20年以后,汽車借款當鋪,台共党人还是“两岸汗青中的失落者”。在台灣,不管蓝绿的汗青叙事中他们都下降不明:一壁是國民党统治的直接抵挡者,而另外一面,其抵挡举動的理念與愿景,却没法被吸纳為民进党“台灣人的台灣”的叙事資本。而在大陆,在二战與暗斗影响下的地缘政治想象中,學界似已习气台灣貌同实异的位置,好比台灣现代史老是身份為难地另辟一章;至于民间,现在则更甘愿答應以“民國遗風”或“好山好水大好人好小吃”理解阿谁他者般的對岸。

“掌控这段汗青不是一件轻易的事变,對付中國大陆年青一代来讲,更不是一个简略的事变。”在《台共党人的悲歌》新书公布會上,汪晖说。他等待本书在感情上、常识上、思惟上能冲破“双战”带给两岸的隔断,“挖掘这段汗青,不单是對先烈的怀念和致敬,也是今天在分歧的汗青前提下,思虑冲破双战機關的方法的可能性。”

“杨扬之死”的多种讲法最先讲述杨扬之死的是作家柏杨。1968年1月26日起,他持续三天在台灣《自主晚報》专栏發文,记叙他為这个自尽青年处置死后事的环境。

遗书里独一的请求,是让华南银行董事长刘启光為其火化。虽职位地方迥异,但杨扬行状很是声张,動辄“刘启光小子”,且流露刘與其父张志忠了解,只是“吾父被法律后,该小子从未到過我家,猜想為我花一点錢也不感触心疼才對罢!”

對刘启光,柏杨笔法年龄。他與查察官上了刘家,刘夫人虽一時口误“不像他的笔迹”,却又否定了解;而刘启光首个德律風里以“抽丰”作了定论,當晚却再次致電柏杨。若是柏杨阿谁時辰没有在巷口與人下棋,也许还能解开些许杨扬故事的谜团,但當刘启光据说柏杨不在,便仓促挂了德律風。

柏杨并无琢磨这名早年的农夫活動踊跃份子、现在的金融巨鳄的心里戏。比拟究查事務中的错综复杂,他更忙着抒發青年早逝的感伤,接连颁發《杨扬之死》、《心境繁重》和《一時想不开》三篇文章,“他若是死前跟柏杨師长教師接洽接洽,听听我吹吹大牛,也许如今正活蹦乱跳地追女朋侪矣。”

杨扬及其父與刘启光有何来往過节?1995年,原國民党“國防部军事谍報局特勤处MLB對戰,主任”、“少将主任审查官”谷正文的《白色可怕機密档案》出书,这名曾介入策動“克什米尔公主号”事務的國民党高档间谍头目,在本身的回想录中,屡次提到了这个名不见經传的杨扬。

1949年底,谷正文曾亲手拘系了杨扬的父亲、中共台灣省事情委員會委員兼武装部长张志忠。谷正文用了大量翰墨演绎杨扬與刘启光的瓜葛。在他描写下,长大的杨扬传染了逃學、吸烟、饮酒、打赌、偷盗、冶游等“一身恶习”,欠下外债累累,而凭仗怙恃临刑前在他衣领中缝入的一封写给刘启光的密函,他屡屡威胁刘以索要财帛。但几回以后,密信被刘启光毁去,断港绝潢的杨扬因欠债過量而自尽。

这类说法引發了作家蓝博洲的质疑。在《台共党人的悲歌》中,他给出了另外一种说法:曾與杨扬及季沄统一个牢房的难友许金玉先容,杨扬服兵役時妄想轻松,但愿转去做文书事情,是以掉入國民党骗局,被派去大陆做谍報事情。得悉動静后,怙恃的老难友们力劝他不成行,甚至边说边哭,“他晓得问题紧张了,可不知怎样甩开问题,很痛楚。厥后,他就没再来找咱们。”

刘启光原本可以再给出另外一个讲法:當张再添从嘉义赶来台北收殓独一的侄子時,查察官也请求他一同造访刘启光,刘启光暗里请他零丁来华南银行聊聊。但两个月后,刘就带着機密归天。是以于张再添,他所能诠释的部門,不外在柏杨问及為什麼父亲姓张兒子姓杨時,他诠释杨扬的祖父本姓杨而入赘张家,杨扬从祖父姓。

固然,1960年月,面临柏杨的张再添不能不有所隐瞒。在那時情况下他没法公然,他的哥哥张志忠是一个不能不屡次更名易姓的地下事情者,在户口本上用的名字叫杨春霖。究竟上,杨扬也有此外一个名字:张思中。

这个名字没有被健忘。1967年12月尾,杨扬给张再添写了最后一封信,表露了死别之意,他给叔叔留下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闭目寻思 中國 的一切,我酷爱它。”

开掘埋藏的台灣现代史

杨扬的故事到此為止,可是,杨扬到底為甚麼要自尽?

“我没法子讲得太清晰。”蓝博洲说。他在查询拜访中得出的结论是,杨扬要被國民党派去大陆做敌特事情,心里抵牾而无路可走,只能自尽。但本书台版出书后,有读者發明,杨扬常日里给叔叔的信件,笔迹與最后的遗书相差甚远,是以猜疑杨扬并不是自尽,而是被杀后假造遗书,以此垂纶刘启光。受此开导,蓝博洲找到法医朋侪,但愿从新查询拜访杨扬之死,但获得的复兴是,这麼多年前的案子,根基没有可能了。

“我清查不下去,以是我不克不及批注他是他杀仍是自尽,由于没有證据,只能讲到他没有路走了。”蓝博洲说。

张志忠原名张梗,1910年诞生于台灣嘉义一户赤贫田舍。與1920年月的很多台灣學生同样,10岁的张志忠在大陆读中學,并起头投身學生前进活動。日据時代他一度回到台灣鼓吹、策動共產主义活動,被捕后經由過程装聋作哑被遣送回籍,后乘機脱逃前去大陆加入抗战。

抗克服利后,张志忠携新婚老婆季沄機密回台,介入组建中共台灣省事情委員會,担當委員兼武工部长,带领海山、桃园、新竹等地的事情。“二二八事務”后,张志忠接收东石乡的拘留所,开释监犯,并继续组织嘉南大众武装斗争。1949年12月31日,张志忠被捕,数次果断回绝蒋經國劝降,于1954年3月被履行枪决。

那時中共差遣来组建台工委果共有4名党員,在1950年先后全数被捕,张志忠不平而被杀戮。“中共在台灣的地下党的组织、勾當與低潮,偏偏是从张志忠抵达台灣而开展,并以张志忠的捐躯為竣事。”蓝博洲叹息。

更让他感伤的是,如许一个台灣战后史中的首要人物,資料却惊人的稀缺。上述看似简略的人物小传,是蓝博洲在汗青的空缺的地方,一个一个细节亲手抠出来的。除對亲朋、事務相干當事人的直接采访,和他们供给的信件等一手质料,為了还原、頭部按摩器,充分张志忠與季沄的生命史,蓝博洲大量利用了各种档案文献、回想录等。不但有街谈巷议道听途说,也有基于分歧态度的单方论述,如一个侦察。蓝博洲将搜罗来的證据逐条摆列并對照,抽丝剥茧,连系详细环境,推出最公道的可能。

好比张志忠的被捕時候,哪怕是拘系张志忠的谷正文,或國民党平安局、查询拜访局等的陈述中,说法也其实不同一。蓝博洲将说法逐一摆列,按照信源的靠得住水平举行阐發與解除,又按照季沄在狱中的家信所提到的時候,最后果断是1949年12月31日。

季沄的家信,是整部《台共党人的悲歌》中起码利用质料互證的部門,看待质料严谨到近乎刻薄的蓝博洲,似于此放松了下来,展示了可贵的柔嫩。季沄1921年诞生于南通一户银里手庭,在孤岛時代的上海,就读于暨南大學的她参加了地下党,1946年被组织派往台灣事情,1950年被捕后捐躯,年仅29岁。季沄在狱中與张再添的老婆屡次通讯,信中这名共產党人的着眼不免婆妈,从小孩穿衣用饭,讲抵家當洗晒处理,布满着對糊口细节的看护。乃至还给南通怙恃写了家信,赞台灣情况好、天气好,“大人们若有游兴,未来可来参观。”

在蓝便秘治療,博洲看来,季沄如许的女性,走上革命門路的选择是與整其中國运气痛痒相關的。“小我生命的惨剧性终局,偏偏是汗青决议的宿命吧!”

“我撞见的汗青

和他人纷歧样”

不少人經由過程蓝博洲的文章,第一次晓得了台共的地下勾當,晓得了“二二八”不即是白色可怕,更晓得了在中國的解放活動與现代過程中,台灣并未解除在外。以导演侯孝贤的说法,蓝博洲是前驱,他用過一个更加聞名的比方形容蓝博洲:“汗青就是要有像蓝博洲这般一旦咬住就不松口的牛头犬。”

在侯孝贤筹辦《悲情都會》時代,由于读到蓝博洲的《幌马车之歌》,梁朝伟所饰的老四文清的运气,一个常识青年可能在阿谁期间所遭受的一切,径从那段模胡奥妙的台灣史中落地。

但在作家本人,长時候独自與汗青的雾障奋斗,他感触的不但是孤傲,另有自我猜疑。小時辰他就老思虑一个问题:“我的脑壳是否是跟他人纷歧样。”
頁: [1]
查看完整版本: 台灣共產党,“两岸历史中的失踪者”